在富贵的都市旮旯,有一抹蓝白相间的颜色,静静地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这便是南通蓝印花布,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的珍宝。2023年12月13日,“技艺·回忆——南通蓝印花布展”在东华大学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隆重开幕,将这一传统技艺的温润魅力与现代生活的无限生机展示在观众面前。
展览分为“回忆、技艺、传统、立异”四个部分,经过百余件传统蓝印制品和现代规划著作,展示了“蓝白相生、素花蕴雅”的功夫技艺和文明根由。蓝印花布,又称靛蓝花布,以棉布为载体,昌盛于明清,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以其蓝白素雅闻名于世。
在蓝印花布的国际里,每一件著作都承载着人们对夸姣生活的神往。从“长命富贵”到“状元及第”,从“龙凤呈祥”到“松鹤延年”,一个个朴素又夸姣的愿景在蓝印花布上明媚开放。这些图画不仅是对夸姣生活的期许,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2013年,南通蓝印花布获批我国地舆标志产品。这不仅是对南通蓝印花布的认可,更是对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和维护。
开幕式现场,生动演绎了刻花版、刮防染浆、染色等工艺流程,让观众亲自感触非遗技艺的魅力。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学生郭彦平在体会刮浆印染技法时表明:“经过这次体会,我愈加敬仰那些将中华服饰文明传承至今的工匠们,期望更多人参加进来,让传统印染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传承立异。”
东华大学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卞向阳表明:“咱们将蓝印花布非遗的维护、保藏、传承和立异融进东华大学校园,期望在中华纺织服饰文明传承与立异方面作出更多东华奉献。”
此次展览由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南通大学蓝印花布研究院一起承办,将继续至2025年1月13日,免费向社会开放。让咱们一起走进这场非遗之旅,感触蓝印花布带来的夸姣与感动。回来搜狐,检查愈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