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民间传统文化显得愈发珍贵。12月12日,江苏省南通市的理治小学的学生们走进了位于二甲镇的蓝印花布艺术中心,开启了一段精彩的文化之旅。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参观,而是一次进一步探索与亲身体验传统技艺的机会。
蓝印花布,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技术,早已在我国的民间传统文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更是文化认同和传承的象征。今天,学生们在蓝印花布技艺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参与了制版、刮浆、染色、刮灰等一系列工艺流程。
参与过程中的孩子们,脸上挂满了好奇和喜悦。大多数孩子在看到蓝印花布的各种颜色和美丽的图案时,忍不住发出赞叹声。就像小朋友小张所说的:“这种花布好美,我也想自己试试!”这种从心底涌现出的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正是教育的初心所在。
而在传承人的讲解下,孩子们了解到蓝印花布的制作流程与工艺远非简单。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匠人的智慧和心血。从制版到最后的成品,每一步都需要细致入微的手法与耐心的等待。这样的亲身体验,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工匠精神”。
此外,孩子们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认知不仅局限于视觉上的感受,更通过体验加深了理解。比如,染色过程中需要的植物颜料,了解到其中蕴含的环境保护理念,让他们意识到保护传统工艺的重要性。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亲近自然的乐趣,同时也能够理解、尊重这些古老的技艺。
教育不单单是课程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对文化的尊重。通过本次活动,南通理治小学的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了如何连接传统与现代,如何从文化中汲取力量。而且,蓝印花布的独特魅力,也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让他们感受到文化的深厚和多样。
这样的体验活动已慢慢的变成为学校的传统。在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孩子们理解、珍惜这些传统工艺,不仅是对文化的传承,更是让他们的精神世界更为丰富。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成为教育者的重要使命。
作为自小习惯了数字化生活的孩子们,能够真实地体验一门传统工艺,发现其背后的故事与理念,意义非凡。更希望这样的活动能获得更多的关注与推广,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走进非遗,感受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我们的城市中,有许多像蓝印花布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静静地等待着被发掘与传承,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会有更多的孩子走上这条充满色彩与意义的艺术之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